海报设计/作品集
原创
发布于2022-08-02
「序」
海报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德国知名设计师皮埃尔・门德认为“海报不仅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理解,而且更是一种美的语言,它映射出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与社会文化”。
通过社会公益事业、文化事件、城市发展共创等长期积累+实践,后和中国尝试以前瞻的思考与创新探索,积极深入现代与传统的碰撞,寻脉创新与复古的周期发展,于细微的文化洞察与同理心,试图以视觉作品折射当代美学自信、达成文化沟通的共情。
时代的重大事件与节点,是文化海报创作永恒的燃料,后和中国坚持通过可持续的美学视觉语言进行着东方语境的文化表达。
《石头记-笔墨纸砚 》
水,是创作的经路。太湖石,水波荡涤侵蚀而成。时光褪去的光泽,却令其在形状各异、姿态万千的背后演变为通灵剔透,结合传统书法,忠实记录着时间的纹理,默然传递现代东方语境。
《见面》
新数字媒体时代屏端文化的兴起让便捷+低成本沟通成为习惯。听闻或网络交流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高频次的屏端交互难以替代面对面真实交流的意义。海报试图通过对话框与汉字“见面”默契结合,表达出:高质量社交——“见面是沟通的最有效途径”。强调当下社会环境中沟通的真实与可靠性。
《廿四节气》
图形符号是古代传达信息、解读信息的重要工具,其“形”“色”“神”“意”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动物、植物、图腾、几何形状等视觉符号将文化内涵得以记录。
——惊蛰
春雷惊百虫,万物现生机。
——春分
农忙刚开始,城市亦匆匆。
——谷雨
浮萍始生,鸣鸠拂羽,戴胜于桑。
——立冬
后和两只猫,回款与过稿。
《鹅头宋-廿四节气》
汉字用千年历史构建起东方文明的底层算法。字体——穿越时空的英雄,为时代留下独特印记。
鹅头宋源于1300年前雕版印刷的宋体字,以民国时期的美术字体作为灵感,横细竖粗,对称均匀,拙中生巧,特立独行,圆润饱满,情绪激昂。
《鹅头宋-东北方言》
收藏着前人秉刀金竹刻画、言缀成文的往事与笔走龙蛇、墨书春秋的潇洒。
《悲喜善恶》
《淮南子·原道训》:“乐作而喜,曲终而悲,悲喜转而相生。” 顺理是善,违理即恶。结合中国汉字象形与会意的精髓,一体两面的笔画排列构成“悲喜善恶”,象征接纳与和解,强化字体字意、面部表情与内心状态的表达合一。指向“一切,在于恰到好处的自渡。”
0
5.9万
描述:
新增创意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