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设计/字库作品
原创
发布于2023-04-08
北京市  |  朝阳区 创意
Noto契丹小字仿宋体是第一套全部由中国本土设计师和开发者完成的符合国际字符集标准的契丹小字字体。契丹小字是中国历史上辽代使用的两种官方文字之一,据记载由辽太祖之弟耶律迭剌(?-926年)创制,创制年代不详。虽然笔画结构都与汉字近似,但是与契丹大字模仿汉字造字法不同,契丹小字属于表音文字,记录音节或音位的原字通过部件堆叠形成记录词汇的整字,所以契丹小字字数少、字形简、记词易。契丹小字的Unicode国际编码历时10年,于2020年收录471个字符,但是仍有一些原字等待释读、辨异、研究。在字形上,我们通过词汇索引、多文献比较研究、影印原始材料,并去多所博物馆近距离观察实物,辨析笔画贴合关系,进而确定正确的字形,并邀请多位契丹小字专家核查研判字形正确性。
字体在设计风格上按照书写传统和文字用途设计的,契丹小字目前在碑刻上均为楷书,但是楷书和现代的黑体、宋体文本混排容易显得字面小或者笔画黑,主创经过反复的斟酌,最后确定了仿宋字体风格。仿宋字体始于丁辅之、丁三在创制的聚珍仿宋体,后在政府办公文书里使用比较多,日常使用较少,但是仿宋字体既有楷书的书写结构,又有宋体笔画现代简洁的识别度。所以我们确定了这套契丹小字的风格为仿宋字体,这也是契丹小字在历史上第一次的非楷书字体,设计后的字体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版面灰度,在长文本中使用和宋体字有很好的适配性。契丹小字部件堆叠形成整字,部件堆叠在上下左右,这会使行距加大,为了支持水平和垂直版面,支持软件和网页呈现,大大提升了字体封装的难度。在封装上,我们研究契丹小字的原字堆叠机制与契丹小字的字符集编码模型,为横排文本、竖排文本与卧排文本(网页竖排文本)分别编写字形变换程序,封装相应的字库,并邀请契丹小字专家与计算机专家核查契丹小字字体的多平台适应性。我们的设计是契丹小字文本计算机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将对契丹小字的研究、显现、排印与传播起到积极作用。
创意
0
4.7万
描述:
新增创意库